鎂合金半固態鑄造成形技術
鎂合金半固態鑄造成形技術
鎂合金半固態鑄造成形技術的提出與研究現狀鎂合金作為一種綠色環保合金,由于其自身的密度小,比強度、比剛度高,尺寸穩定性好,電磁屏蔽好及價格穩定等特點,主要作為鋁、塑料和鋼的替代品采用高低壓鑄造、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及鑄造等成形方法,可以鑄造出質量輕,強度高,形狀復雜的鎂合金鑄件,但須過熱以確保流動性而導致生產的諸多難以克服的問題(如鎂合金燃燒)。
鎂合金半固態鑄造成形技術則為解決這1難題提供了條件半固態是指合金內既存在球形固相又存在流體液相的兩相狀態。本世紀70年代,開始半固態成形技術研究。
鎂合金半固態成形是將金屬或合金在固相線與液相線溫度區間進行加工成終形產品的方法。鎂合金半固態成形的溫度范圍。由于該成形方法的特點,歐、美、日等對鎂合金半固態成形的研究與開發表現了極大的興趣,也出現了許多半固態工藝。
1988年10月,道化學公司宣布開發了一種半固態金屬鎂成形工藝,從而使半固態金屬鎂成形技術邁向商業化進程。1990年1月成立的Thixomat公司在1991年4月展出了世界上第1臺商業化機器(Thixomolder),該技術稱為觸變鑄造(Thixomolding)。
鎂觸變鑄造是一種一步成形生產產品的新工藝,該工藝不采用熔融過程和傳統的鑄造工藝過程,它將傳統壓鑄技術與塑料注射成形技術結合起來,因而無須熔化設備,并避免了鎂合金熔化的危險性,可用于解決傳統壓鑄技術不能解決的鎂合金應用問題。德國的M iller H.等認為,鎂合金半固態觸變鑄造是未來的新鑄造技術
半固態成形技術為流變鑄造(Rheocast),由美國康乃爾大學針對其他半固態制造工藝缺點研制開發的新機器與新工藝,并在1996年取得美國專利。
針對其他半固態成形技術的缺點所研制和開發的流變鑄造(Rheocast)技術和設備與工藝,須進一步完善,預計將在21世紀將異軍突起,并導致鎂合金成形技術的新突破。
與日、美等國相比,雖然我國是世界上大的產鎂國之一,但我國在SSP的研究與應用領域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面對21世紀,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必須加強SSP預成形材料及設備的研究與應用工作,推進鎂合金工業的發展。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鎂合金半固態配件觸變成型組織性能分析 2021-05-28
- 半固態配件觸變注射成型技術的原理及工藝過程 2021-05-06
- 鎂合金半固態配件成型特點 2021-01-13
- 半固態配件壓鑄技術在重量及成本上的優化 2021-02-22
- 半固態配件工藝特性與發展前景 2021-03-24
- 半固態配件降低壓鑄成本重要的三個因素 2021-06-04
- 半固態配件對幾種工藝方法節材的評價 2021-03-05
- 講述半固態配件成型技術工藝 2021-01-05
- 半固態配件金屬成形技術介紹 2021-04-14
- 半固態配件有哪些?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