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態配件觸變注射成型技術的原理及工藝過程
半固態觸變注射成型技術的原理:
在普通半固態配件鑄造過程中,初晶以枝晶方式長大,當固相率達到0.2 左右時,枝晶就形成連續網絡骨架,失去宏觀流動性。半固態配件成形是在液態金屬從液相到固相冷卻過程中進行強烈攪拌,使普通鑄造成形時易于形成的樹枝晶網絡骨架被打碎而保留分散的顆粒狀組織形態,懸浮于剩余液相中。這種顆粒狀非枝晶的顯微組織,在固相率達0.5~0.6 時仍具有一定的流變性,從而可利用常規的成形工藝如壓鑄、擠壓,模鍛等實現金屬的成形。
半固態配件觸變注射成形法是近些年來開發的一種新工藝,源于美國DOW化學公司,美國THIXOMAT公司將其商業化。該工藝是將塑料的注塑成形原理與半固態金屬成形工藝相結合,集半固態金屬漿料的制備、輸送、成形等過程于一體,該法較好地解決了半固態金屬漿料的保存輸送、成形控制困難等問題。
半固態配件觸變注射成型技術的工藝過程
注射成形法主要工藝過程如下:被制成顆粒的鎂合金原料(由枝晶鎂合金鑄錠制成,其組織仍為枝晶組織)從料斗中加入;在套筒中的鎂合金原料通過電加熱轉變成半固體狀態,在螺桿的剪切作用下,在套筒中半固體金屬漿料形成了近乎于球形狀的固體顆粒,在注射缸的作用下,以相當于塑料注塑機的十倍速率壓射到模具內成形。
半固態配件是目前應用較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密度小,比強度、比剛度高,具有優良的導電、導熱性能,尺寸穩定性好,電磁屏蔽性好,在航空、汽車運輸行業,計算機、通訊等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我國是鎂資源大國,但目前我國的鎂合金生產規模還比較小,生產技術還不成熟,應抓住這難得的機遇,把我國的鎂合金生產水平提到一個新高度。
半固態配件鎂合金的物理及力學性能,鎂合金的主要力學性能接近于鋁合金,但其密度卻小于鋁合金,比強度是鋁合金的1.8倍,可以說,在應用金屬范圍內鎂合金具有高的比強度。與工程塑料相比,鎂合金的密度雖比其高,但其熔點卻是它的4~6倍,比強度是它的1.8倍左右,此外,鎂合金的熱傳導系數是工程塑料的300倍以上,在一些電子產品的應用上具有明顯的優勢。
最近瀏覽:
相關新聞
- 半固態配件有哪些? 2021-07-27
- 半固態配件工藝特性與發展前景 2021-03-24
- 半固態配件降低壓鑄成本重要的三個因素 2021-06-04
- 鎂合金半固態配件成型特點 2021-01-13
- 講述半固態配件成型技術工藝 2021-01-05
- 半固態配件對幾種工藝方法節材的評價 2021-03-05
- 半固態配件金屬成形技術介紹 2021-04-14
- 鎂合金半固態配件觸變成型組織性能分析 2021-05-28
- 半固態配件壓鑄技術在重量及成本上的優化 2021-02-22
- 展望半固態配件的應用進展 2020-12-24